促进就业创业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保障。一直以来,我市始终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大力实施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和基层成长计划。截至7月底,全市2019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9.1%,新开发就业见习岗位1745个,吸纳359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兑现见习期满人员见习补贴198.95万元,268名高校毕业生受益。为1557名符合条件的驻马院校2019届困难家庭、残疾和获得国家助学贷款毕业生发放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155.7万元。
一是坚持正确导向,加强政策解读。深化与驻马高校合作,通过举办每年不少于12场就业创业指导讲座,帮助高校毕业生把握就业形势,增进对就业创业政策的理解与把握。注重舆论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通过马鞍山人才网、马鞍山人力资源网等大力宣传促进就业创业政策,引导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通过校园招聘会和社区发放宣传手册,张贴宣传海报等形式,使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及时直观地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是加大招聘力度,多渠道开展活动。贴近本市院校,突出留马就业。每年组织我市企业参加驻马院校校园招聘活动,促进更多高校毕业生留马就业创业。发挥城市魅力,突出引进人才。每年开展“魅力诗城马鞍山企业校园招聘行”活动,赴省内其他高校,帮助企业吸纳紧缺专业毕业生。走出去引进来,突出紧缺人才。组织我市企业“全国大中城市高校毕业生巡回招聘活动”、长三角地区高校毕业生择业招聘会等,帮助企业在更大范围内吸纳高校毕业生。发挥互联网+就业作用,突出后续服务。在马鞍山人才网开设“部分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活动网络平台”专区,依托精准招聘平台,帮助我市企业在更大范围内遴选高校毕业生。
三是突出重点群体,加大就业帮扶。重点关注困难家庭和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加大帮扶力度。每年为驻马院校困难家庭、残疾和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等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发放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强化离校未就业实名制就业帮扶,每年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纳入政府考核目标,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和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跟踪服务,近年来,就业帮扶率达100%。
四是实施成长计划,引导基层就业。实施“三支一扶”计划,根据基层实际需要,每年招募一定数量高校毕业生赴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扶贫工作。实施基层特定岗位计划,稳定提供579个高校毕业生基层特定岗位,每年补录一定数量高校毕业生到乡镇、街道、社区从事公共管理和服务工作。
五是完善协调机制,提供“一站式”服务。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和协调机制,形成目标统一、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各司其职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机制。各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在人力资源市场建立高校毕业生“一站式”服务体系,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岗位信息、就业指导、就业推荐、就业帮扶等全方位服务体系。
六是加大督查力度,促进公平就业。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落户限制,实行“先落户、后就业”政策。提供同等的就业服务和政策扶持。杜绝在高校毕业生招聘活动中有身份、性别、残疾、院校等歧视,密切关注女性平等就业情况,促进妇女、残疾人公平就业。积极消除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歧视,推进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

公网安备:34050302000164号